湖南法治報·新湖南客戶端訊(通訊員 蔣芬 林鶯 唐維)“感謝檢察機關的幫助,這面錦旗請你們一定要收下。這是我們唯一能表達感謝的方式了。”近日,司法救助申請人小花(化名)的爺爺將一面印有“做群眾貼心人、為人民辦實事”的錦旗送至常寧市人民檢察院,感謝檢察官在辦理案件的同時,傾力開展司法救助,解決被害人生活困難。
2023年6月,常寧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在辦理一起案件時發(fā)現,未成年被害人小花(化名)可能符合被救助條件,遂第一時間將該起線索移送該院第六檢察部審查。辦案人員收到線索后,迅速前往小花家中、居住地村委會和派出所開展實地走訪,詳細了解其家庭及生活情況。
經核查,該院認為小花符合司法救助條件。但小花監(jiān)護人上了年紀,對如何申請一無所知,檢察官遂向其宣講了相關政策。之后,由法定監(jiān)護人申請,該院聯合衡陽市檢察院對小花發(fā)放2萬元的司法救助金。
檢察官囑托其法定代理人一定要用好這筆救助金,解決生活中的實際難題,讓小花早日脫離過去的陰影,開啟新生活。一次救助,長期關懷。為持續(xù)關注小花的生活狀況,第六檢察部檢察官助理唐維添加了小花微信,確保與小花及其家屬能夠隨時保持聯系。
“唐姐姐,聽說你最近感冒了,我和爺爺想送兩條自養(yǎng)魚給你!感謝你對我的幫助?!蓖ㄟ^半年多的溝通交流,唐維已成為小花口中親切的“唐姐姐”?!爸x謝你們對我的關心,送魚給我是不符合規(guī)定的哦?!碧凭S委婉地拒絕了小花的好意。
于是,便出現了開頭的一幕。
這僅是常寧市檢察院部門聯動工作的一個縮影。該院通過建立線索移送機制,暢通案件線索移送渠道,提升救助線索移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,助力控申部門與刑檢部門融合履職,確保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當事人及時被納入救助范圍。2023年,各內設部門移送司法救助線索占比83%。
下一步,該院將繼續(xù)發(fā)揮司法救助工作的積極作用,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和協(xié)作配合,針對被救助人具體情況開展精準幫扶,及時幫助被救助人走出生活困境,驅散陰霾,陽光生活。
責編:李翔
一審:李翔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